台灣新聞雲報

歡迎分享

歡迎分享

「搖遙小米穗」金峰鄉小米文化廊道藝術季開幕暨小米田調彙集冊發表

「搖遙小米穗」金峰鄉小米文化廊道藝術季開幕暨小米田調彙集冊發表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 楊翰/台東報導

台東縣金峰鄉公所為推廣小米產業,將小米產業進行六級化運用,活絡地方產業效益,並將於112年9月8日的下午14時,假台東故事館辦理「「搖遙小米穗」金峰鄉小米文化廊道藝術季開幕暨小米田調彙集冊發表會」,現場並設有產業市集,宣傳與行銷小米產業的輔導成果。

旅遊護照是一本集結地方特色小吃及旅遊的說明冊,隨附有店家優惠,民眾可洽詢金峰鄉公所。(本報攝)

不過,隨著部落產業發展與國人飲食習慣等改變,讓有「百年文化農糧」美稱的小米,其種植面積與食用率逐漸下降,也就伴隨著小米在部落所代表的文化禮俗逐漸式微,甚至斷層、消失,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金峰鄉公所表示,從102年開始爭取相關部會資源,以「金黃小米」為名稱作為鄉內特色產業輔導之開端,協助小米複種與行銷推廣;106年透過原住民族委員會之計畫輔導,將臺東縣的金峰、太麻里、大武、達仁等四鄉鎮設為「南迴小米產業示範區」,透過產銷合作、創意加值、包裝行銷等方式來提升小米產業,並且建立全台首座且唯一、具備有故事館、食議館、展售館、體驗館、加工生產區、露營區等多功能場館的小米學堂,期盼在推廣與累積小米傳統田調知識後,族人更能夠透過三級化產業模式,發展部落休閒觀光產業,發揚原住民部落知識經濟。

金峰鄉公所攝製的宣傳影片。(本報攝)

呂朝強課長進一步說明,金峰鄉積極配合政府政策,配合《食農教育法》通過與推行,爭取花東基金計畫,輔導南迴地區業者研發設計食農教育體驗,並於今年度發表小米田調彙集冊,透過田調來彙集小米文化,並以繪本方式進行出版,未來更可作為民族文化教材與食農教育教具,以多元創意方式與大眾進行交流互動;以及,辦理南迴小米藝術廊道季,邀集鄉內的飲食、旅宿、體驗等15家業者共同發行行動護照,邀請民眾「走食」金峰鄉,一起愛上小米。

呂朝強課長。(本報攝)
台東縣政府原民處方銘聰處長說,縣府曾致力推廣小米,現更努力要讓台東成為富饒的文化城市,原民的角色不可或缺。(本報攝)

金峰鄉致力小米產業六級化發展,並以領頭羊角色與南迴其他鄉鎮串連合作,讓傳統農糧能有更多發展可能性,金峰鄉公所更鼓勵有關單位、返鄉青年、青農等能夠提供創新創意與多元專業能力,推動與協助小米產業多元層面發展,期盼達到產業永續發展之可能性。

德日尚(魯凱族),透過繪本可以瞭解小米在生活裡,不只有「食」的部份。(本報攝)
地方耆老的朱連珠敘述小米在食物的變化以及在文化佔據的地位。(本報攝)
繪本創作者的黃薈芯,以非原住民的角色融入地方生活,瞭解文化脈絡,間接協助產業創生。(本報攝)

台灣原住民族百年來傳統農糧「小米」,不只是原住民族的主食之一,更因應小米的種植生長序發展出習俗祭儀與民族文化之內涵,其目的是期盼族人能夠對於傳統作物、自然天地能保有敬畏愛護的精神,並讓族群文化得以永續。

大合照。(本報攝)

歡迎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hatsApp
Email

更多新聞

外部連結

影音

廣告欄

廣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