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

歡迎分享

歡迎分享

決戰全國首惜廚師 展現桃園全食力

決戰全國首惜廚師 展現桃園全食力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桃園報導

環境部於9月16日假新北市醒吾科技大學舉辦【首惜廚師】全國賽,各縣市高手雲集,參賽選手以拿手絕活大顯身手,桃園代表選手從眾多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佳績,分別為新東陽料理長楊勝閔主廚的【糧食好食】榮獲惜食料理食譜組「滿漢全惜獎」及由羅浮高中張振坤、陳彥伶、郭澤樺老師的【Hmali na Taya–泰雅的舌頭營業中】榮獲惜食教案組「巧食銅獎」。

環保局陳世偉局長表示,食物浪費是當今社會面臨的一大問題,未來如何減少浪費、改變飲食習慣、落實惜食教育,是桃園一直在努力的目標,桃園積極推動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等重要福利政策,除了要求菜色豐富營養均衡外,也鼓勵採用當季、在地新鮮食材,不僅提供學生們多樣化的飲食攝取,也有助於支持當地農業發展;亦有推廣食農教育,透過農業生產的體驗活動,讓學童親近土地、了解在地自然環境,認識「從產地到餐桌」的食物里程,將食農文化教育從小扎根。

羅浮高中團隊表示,本次參賽的教案設計理念是從泰雅族飲食文化出發,發掘泰雅文化中特有的惜食觀念,從「取之自然,自然用盡」的觀念建立開始,使學生了解泰雅飲食中,先祖對食材的敬重與慎用的理念,再從學生的成長背景中發現不同文化的惜食理念,藉此設計惜食套餐,進而從剩食(如蒂頭)中創作出文創工藝品;將傳統文化與惜食精神跨領域連結,從高中推廣至國小,惜食理念紮根校園,願能有更多人能「嚐出文化,說出惜食,道出永續的味道」。

楊勝閔主廚說明,本次的參賽料理,以接受度高的蝦子製作成蝦球、蝦殼熬煮醬汁及濃湯,搭配切剩或零碎食材(如紅蘿蔔丁、花椰菜、紅甜椒、土司、隔夜飯等),將邊角料賦予新生進行全食材料理,桃園是台灣北部大糧倉,孕育豐富的物產,不僅是這次參賽運用到的食材-新屋區的結球白菜及大溪區的韭菜,還有很多桃園在地當令的天然食材,例如:復興區的綠竹筍及香菇、龍潭的茭白筍等都是美味營養兼具;主廚在從業20餘年間,發現精緻餐點在料理過程中往往造成較多的食材浪費,深刻體會到惜食觀念的重要性,惜食理念並非難事,從冰箱找出零碎食材,改變烹調方式,重新組合端到餐桌,就能顛覆對食物的感觀與接受度,只要能減少食物浪費的料理人,都是我們心中的首席主廚。

環保局表示,台灣四季物產豐饒,透過惜食活動讓民眾發現各縣市在地食材的獨特風味,透過各種可能的排列組合,創造出一道道令人驚豔的美味料理,鼓勵民眾優先選用當地食材、購買賣相不佳的NG品,減少廚餘產生與食物浪費,讓惜食不再只是口號,更是對環境和資源的尊重,期能喚起大家對食物價值的重視,落實「吃在地、食當季」的永續飲食觀念。

歡迎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hatsApp
Email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