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

歡迎分享

歡迎分享

「花東基金」不僅改善部份重症專科醫師不足之窘境 同為「準醫學中心」台東新型態的專業分工

「花東基金」不僅改善部份重症專科醫師不足之窘境 同為「準醫學中心」台東新型態的專業分工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 楊翰/台東報導

臺東縣議會第20屆第2次定期會於11月16日審查臺東縣113年度總預算案時,議員林參天質詢衛生局有關「花東基金3千2百萬元」於補助醫師的辦理情形。

臺東縣衛生局表示,113年度臺東縣第四期(113至116年)綜合發展實施方案:醫療品質及緊急醫療提昇計畫,經費規劃總計約3千3百60萬元整,用於補助各醫院延攬縣內缺乏之專科或專科數不足之專科醫師,以提供縣民緊急醫療所需,並改善部份重症專科醫師不足之窘境。

臺東縣衛生局進一步的說明,經衛生局公告後,由醫院提出需求計畫,並經委員審查通過予以補助一名醫師人力每月35萬元整。今(112)年度計畫補助之醫院及延攬之專科醫師如後述:3名形外科或胸腔外科醫師以及1名眼科專科醫師(臺東馬階)、1名放射腫瘤科專科醫師(臺東東基)、1名腎臟專科醫師以及1名小兒身心科(臺北榮總臺東分院)、1名急診專科醫師(關山慈濟),總計8名。

本報攝

臺東的醫療失衡一直是讓人詬病的現象,不僅醫療設備缺乏,專科醫師也無法長期定著,縣民的健康處於堪憂狀態。縣議員林參天就說,到現在還有所謂的「慈濟列車」、「早診公車」,顯現偏鄉及縣市間的醫療資源問題。若中央能分配預算或縣府能編列經費,在守護縣民的健康上,才能做到初期的把關,尤其是急、重症。

提升臺東馬偕醫院至「準醫學中心」之水準是民進黨台東區域候選人賴坤成在初選時就已公開說明要為臺東爭取的政見,臺東醫療現況,無須花費12年才能體會。近日在積極安排的廟口開講,他提出,在長照2.0即將進階3.0規劃之下,希望爭取臺東設置準醫學中心以及成立健康護理學院,可望將醫護及長照成為一條龍,對於照護臺東人的健康是長久之計。

本報攝

賴坤成提及,臺東民眾長期盼望醫療及照護能比照其他縣市,有醫學中心的人力及設備,來解決臺東偏鄉醫療問題,臺東市區現有馬偕(重症)、部東(新冠專責、精神)、基督(迦南長照、和信醫院合作)、榮民(癌症及身心)及聖母(長照)其實都有各自專業(長)分工,過去建議馬偕升格準醫學中心,面臨規模人力及教學醫院的關鍵門檻,如要將政府所有資源放到單一及非公立醫院,也同樣遭遇投資及效益評估不佳結果。

他說,鑒於前面的困境,臺東馬偕張冠宇前院長擔任臺東縣府衛生局長時,曾提出將現有核心醫院現有不同專長及分工整合後,增加不同科別補足專科醫師到準醫學中心達至水準後,可收到專長分工、功能整合的優點,同時讓現有核心醫院醫療及照護水準升格後,提升臺東人對在地醫療的信心,並解決醫療照護在地化問題。

本報攝

賴坤成強調,臺東鄉親長期對部東及榮醫兩所公立醫院,定位在平民醫院的層級,遭遇重病大都會打聽哪個醫院或哪個醫生可以信任,經濟許可大多選擇到外縣市的大醫院轉診,因此臺東醫療照護問題,應是從臺東新型態的專業分工、及管理功能來完整建構。

綜觀此次「113年度臺東縣第四期(113至116年)綜合發展實施方案:醫療品質及緊急醫療提昇計畫」在專科醫師人力,應是各醫院經過深思熟慮後所提出的需求,臺東縣衛生局也在審查上,平衡地區及兼顧各醫院的各自專業(長)分工。台東馬偕醫院在達「準醫學中心」水準前,增加不同科別專科醫師人力補足到各現有核心醫院的作法,也不失為守護縣民健康,初期的把關。

本報攝

歡迎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hatsApp
Email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