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人本環境通行安全,並注重都市景觀及休憩需求,市府建設局辦理市民廣場人行動線優化工程,今(31)日舉辦地方說明會說明優化方案,以「兼顧人本、無障礙、安全及遮蔭」為原則推動,優化方向與民意達成高度共識。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市民廣場是市民日常休憩及大型活動的重要場域,因應民眾反映周邊動線不夠順暢及無障礙需求不足,市府已針對動線順暢性、照明度及無障礙環境進行整體檢討,並展開優化改善工程,預計於9月底前完成,讓場域更友善、安全。
陳局長指出,針對市民廣場休憩空間優化願景進行溝通,地方反饋多數支持。雙龍里林坤泉里長提到,日前風災期間廣場公益路出入口旁曾有喬木倒伏,所幸未釀成意外,顯示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另有里長反映,晚間里民常於廣場周邊散步,但人潮眾多,確實需改善休憩與行走空間,地方普遍認為改善方向合理。不過,仍有不同聲音與意見,市府亦予以尊重。

建設局說明,此次優化內容包含將主要人流動線由原本不足2公尺拓寬至6至10公尺,改善通行及活動空間;靠公益路側兩排樹木因間距太小不僅不便行人通行,對樹木生長亦造成影響,為兼顧遮蔭及通行需求進行樹木調整,將靠廣場側整排喬木原地保留,靠車道側之喬木移植至鄰近公園妥善照料,後續將於現場適當位置再補植5棵喬木。
建設局補充說明,部份老舊或影響動線的木平台及石材座椅,將適度調整及改善以提升安全與舒適性;另為加強照明與人行道升級,將舊式燈具更換為新式高照度、節能LED照明,並加寬人行道,增進夜間行走安全。

此次說明會中,議員黃守達強調市政建設推動的過程社會溝通的必要性外,也表示行人安全與保護樹木並非對立概念,但要兼顧遮蔭,議員江肇國關心將來公益路側補植的樹種與地點;雙龍里林里長建議補植喬木優先考量不易落葉的樹種,以減少維護困擾、補植位置可事先與地方取得共識。
建設局強調,本案樹木調整事前均經過景觀及植栽委員會審查,現行審查流程包含健診及專家委員會審議,應在防災與資源保護間取得平衡,確保移樹過程友善措施且符合作業規範,並以「兼顧人本、無障礙、安全及遮蔭」為原則推動,且移植樹木都將獲妥善照料。市府今日舉辦地方說明會,針對地方與議員所提疑慮,全面說明改善規劃,確保資訊公開透明,並廣納各界意見,作為後續規畫參考,以打造更安全、便利與永續的優質城市環境。

今日說明會地方參與踴躍、座無虛席,包括市議員黃守達、江肇國、西區公所主任秘書陳兆華、中興里長湯鈞任、雙龍里長林坤泉、民龍里長吳國楨及民龍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等皆親自出席到場關心,立法委員羅廷瑋、市議員張彥彤也派代表出席。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兼顧安全、人本與休憩! 中市建設局優化市民廣場動線 舉辦地方說明會達高度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