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

歡迎分享

歡迎分享

民眾熱情參與!三民鼎泰工作坊共繪行人友善藍圖

民眾熱情參與!三民鼎泰工作坊共繪行人友善藍圖

 

記者 李元芳/高雄報導

由高雄市政府交通局主辦的第三場「行人友善區街道設計工作坊」,6月29日於三民區鼎泰里熱鬧登場。延續前兩場的熱度,本次活動結合雙簧劇場、社區走讀及街道共繪,引導民眾深入了解人本交通理念與街道空間的價值,現場里民反應熱烈、踴躍參與。

鼎泰里交通寧靜區尚待改善

鼎泰里早已劃設為交通寧靜區,設有速限標誌與減速警示設施,惟部分區域仍存在車速過快、人行動線不連續等問題,顯示街道空間仍有優化空間。

交通局:打造示範區 推動人本交通

交通局長張淑娟指出,為實踐「行人友善區」理念,交通局獲國土署補助選定三處示範區,陸續舉辦工作坊,至今已吸引超過百位市民參與,深化對人本交通與行人優先核心價值的認識。近期在澄清湖地區,也規劃設置「行人優先區」,藉由減速平台設計,使車輛降低速度、平穩通過,提升整體行車與行人安全。

民眾熱情參與!三民鼎泰工作坊共繪行人友善藍圖

活動中,居民對俗稱「麵包」的傳統橡膠減速墊反應熱烈,認為其噪音大、行經顛簸,使用體驗不佳。對此,規劃團隊說明,現今減速平台只要設計尺寸合理,即可兼顧車輛舒適與安全,有效降低行駛速度,讓民眾對新式減速設施建立信心。

雙簧劇場與走讀活動 引發反思

劇場表演以幽默方式開場:「路要變窄、變彎、變繞、變難走」,引起全場笑聲與省思,帶出道路空間重分配、停車位置調整、縮減車道以擴增人行空間等概念。此外,適當路口可考慮以圓環取代號誌,兼顧通行效率與安全性。

在社區走讀過程中,民眾發現如「騎樓轉角停放機車」等常見問題,不僅阻礙通行,更對嬰兒車與長者造成視線死角與通行不便。一位家長分享道:「以前以為紅綠燈就能防止車禍,現在才明白,安全的關鍵在於適當車速與良好的行人保護空間。」

民眾共創 讓城市更友善

活動最後,居民紛紛從生活經驗出發,動手參與社區街道規劃,發掘並改善身邊環境的安全問題。這樣的城市共作與民眾參與,不僅讓行人空間更安全,更讓市民成為城市改變的主角。

資料高雄市政府交通局交通工程科提供

 

 

 

The post 民眾熱情參與!三民鼎泰工作坊共繪行人友善藍圖 first appeared on 崛起新傳媒.

歡迎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hatsApp
Email

更多新聞

外部連結

影音

廣告欄

廣告頁